【月子中心與親善病房的抉擇】
除了軟體、設計的文,今天來介紹點不一樣的
每個家庭到了有小孩的階段,都會想了解這段
除了自己親人協助或請月婆外
也有許多人會選擇在月子中心待上數十天到一個月
月子中心分為兩大類:「月子中心」與「親善病房」
本篇主要會介紹的是「親善病房」的優缺點
及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這類型的坐月子
#月子中心
普遍來說,大多數的產婦都是選擇這種
這類型有以下的特色:
- 專注在產科、婦科及小兒科上
- 小孩與親人分離,讓母親可以有更多的休息
- 住宿空間堪比旅館,舒適愉悅
這類型的月子中心會讓 "媽媽有更多的休息"
但相對來說,家人(包含父親) 就不太能與新生兒接觸
每天只有固定的時間讓大家可以隔著玻璃觀看小孩
如果將小孩帶回房,中心也大多會規定不得再推回嬰兒室
主要是避免嬰兒間的互相感染
選擇月子中心時,大多的親朋好友都建議我們選擇這種
因為與小孩接觸的時間未來多得是
生產完這段期間還是多休息吧
#親善病房
名稱由來是鼓勵母親與新生兒同住
但大家還是習慣稱它為「月子中心」
- 大多設立在醫院內,配合政府政策「母嬰同室」
- 小孩與母親同住,鼓勵親餵
- 大多是病房改建,但現在許多環境都還不錯
母乳對於新生兒來說,可以獲取更多的養分及抵抗力
台灣有此親善政策,許多醫院也會配合執行
但母嬰同室來說,母親當然就會相對累一些
也可能有許多親戚、家人回去湊熱鬧
醫院也會說明如有外人來訪,須做好防護措施
避免新生兒遭受感染
#為什麼選擇親善病房
主要原因是我們在高醫做生產
從醫院到月子中心一直想不到放心的做法
另外在醫院內,有許多醫療資源會讓老婆比較放心
以高醫來說,最近還推行讓中醫師到病房內問診
開立符合產婦的中藥材
因為「並非」所有產婦都適合吃熱補(ex: 人蔘)
當然,選擇「親善病房」也會擔心是否需要一直與小孩同房
導致媽媽沒有辦法獲得妥善的休息
親善病房也是有提供嬰兒室
且嬰兒的進出管理是相對比較有彈性的
父母親可自行決定何時將小孩帶回房
後來也有詢問到,大多數父母都是白天將小孩帶回
晚上送回嬰兒室讓護理師照護
另外,我們沒有打算讓小孩給長輩照顧
所以必須自己學習這些知識
透過長期與小孩的相處到時接回家才不會慌亂
且每個小孩的差異,護理師也都會提醒
一開始照顧的過程中,真的遇到許多問題
例如小孩只是連續打嗝我們就打電話請教 ~_~
也會親自來跟媽媽指導如何擠母乳
這些細節,我相信只有透過書籍、文章、影片都難學會
只能透過與小孩相處慢慢摸索
也因為這些時間的相處提早更了解自己小孩
如:
- 易吐奶體質,要多分段拍嗝
- 急性子,喝奶急又快 (導致很難拍嗝
- 高需求寶寶又愛哭,嬰兒室最吵 + 討抱第一名
- 大便真的很臭 :D
第一胎來說,選擇「親善病房」是很值得
可以多些學習、體驗,等待小孩回到家也更容易上手
當然還有許多細節我沒有提到
有任何想了解的也可以在下方詢問喔